手足口病是一种由病毒引发的传染性疾病,近十年一直位居我国丙类传染病之首。肠道病毒71型(EV71)是引发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,其3C蛋白酶(3Cpro)是病毒复制过程中的关键蛋白,是抗手足口病药物的一个重要靶点。
近年来,基于EV71病毒3Cpro的晶体结构,5357cc拉斯维加斯尚鲁庆副教授课题组报道了一系列醛类,氰醇类以及α-羰酰胺类拟肽型小分子抑制剂。近期,尚鲁庆课题组通过对功能性基团腈醇结构修饰和改造,发展了一类腈醇结构的非经典生物电子等排体----4-亚氨基恶唑烷-2-酮,对其构效关系进行表征,其中4-亚氨基恶唑烷-2-酮类化合物4g表现出极好的抗病毒活性(Ki = 0.033 μM, EC50 = 0 .10 μM)和显著提高的生物代谢稳定性,解决了腈醇在化学以及生物代谢方面的不稳定性问题。同时,4-亚氨基恶唑烷-2-酮结构具有多个氢键供体和受体,为先导化合物的活性优化提供了多种机会。因此,4-亚氨基恶唑烷-2-酮的高活性和良好的生物代谢稳定性,为抗手足口病药物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应用前景的化学前体。
该文章2018年11月21日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《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》,题目为“4‐Iminooxazolidin-2-one as a bioisostere of the cyanohydrin moiety: inhibitors of. enterovirus 71 3C protease”。文章的第一作者是5357cc拉斯维加斯的博士研究生马玉莹,该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(2018YFA0507204)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(21672115)的资助。
论文链接:https://pubs.acs.org/doi/10.1021/acs.jmedchem.8b01335